湿地松为速生常绿乔木,原产于北美东南沿海、古巴、中美洲等地,喜生于海拔150-500米的潮湿土壤。湿地松树姿挺秀,叶荫浓,宜配植山间坡地,溪边池畔,可成丛成片栽植,亦适于庭园、草地孤植、丛植作庇荫树及背景树。湿地松是一种良好的广普性园林绿化树种,它既抗旱又耐劳、耐瘠,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力,因此在世界上的分布极其广泛,中国山东以南的大片国土皆适宜栽植;它还是很好的经济树种,松脂和木材的收益率都很高。作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亦甚相宜。
形态特征:
乔木,在原产地高达30米,胸径90厘米;树皮灰褐色或暗红褐色,纵裂成鳞状块片剥落;枝条每年生长3-4轮,春季生长的节间较长,夏秋生长的节间较短,小枝粗壮,橙褐色,后变为褐色至灰褐色,鳞叶上部披针形,淡褐色,边缘有睫毛,干枯后宿存数年不落,故小枝粗糙;冬芽圆柱形,上部渐窄,无树脂,芽鳞淡灰色。针叶2-3针一束并存,长18-25厘米,稀达30厘米,径约2毫米,刚硬,深绿色,有气孔线,边缘有锯齿;树脂道2-9(11)个,多内生;叶鞘长约1.2厘米。球果圆锥形或窄卵圆形,长6.5-13厘米,径3-5厘米,有梗,种鳞张开后径5-7厘米,成熟后至第二年夏季脱落;种鳞的鳞盾近斜方形,肥厚,有锐横脊,鳞脐瘤状,宽5-6毫米,先端急尖,长不及1毫米,直伸或微向上弯;种子卵圆形,微具3棱,长6毫米,黑色,有灰色斑点,种翅长0.8-3.3厘米,易脱落。
适生于低山丘陵地带,耐水湿,生长势常比同地区的马尾松或黑松为好,很少受松毛虫危害。
繁殖要点
湿地松种子价格昂贵,生产上通常采用温床移芽育苗,主要技术措施如下:
1.浸种消毒
将种子淘净、凉干,再浸入0.1%“新洁尔灭”中消毒30分钟,用清水冲洗干净后,用40 ℃温水浸泡24小时后凉干,播入温床。为防止病菌感染造成种子腐烂,从种子处理至种子发芽阶段,切忌用含酒及盐、碱、油污等不清洁的水淋洗种子。
2.建筑温床
选择背风向阳、排灌方便且靠近移芽圃地建筑温床。温床规格:净宽1米,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,北墙高50~55厘米,南墙高30~35厘米;墙框上每隔30~50厘米处预留出对称的小缺口,用作支架;温床底部铺一层砖,以利排水和防止老鼠、蚯蚓等为害;温床内下层铺约5厘米厚冲洗干净的粗砂,上层再铺上10~15厘米过筛的细砂;中上层砂子要用清水淘洗,既无泥土又无杂物,并且要用0.1%“新洁尔灭”溶液进行严格消毒;砂床湿度以手握成团,松开即散为宜。
整地
在不同的立地上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,是益栽培的技术措施之一,研究表明,在湿地松适生区14指数级以上的立地条件营造湿地松益林时,只需对林地进行清理后,直接挖穴(不必全垦)造林,穴的规格依立地指数而定,中立地(立地指数为14、16)条件下,穴的规格为:中穴(50×50×40厘米);高立地(立地指数为18指数级以上)条件下,穴的规格为:小穴(40×40×30厘米),是经济的造林整地方法。既可节省劳力和整地费用,又能林木速生丰产。造林株行距宜为长方形配置(宽行窄株)。
修枝、间伐
湿地松早期生长快,其优良家系更是如此,一般植后5~6年林分开始郁闭。应禁止任何形式的任意打枝,适时修枝应当有组织的科学的进行,一般湿地松次修枝应在6~8年生时进行,修枝高度为全树高的二分之一。修枝宜用手锯进行,在贴近树干处,将要修除的枝条平整的锯去。
施基肥
采用“因地适时适量施肥”技术,在中等立地新造林时,施用基肥及量为:湿地松肥1.0公斤/穴;在高立地上,可不施基肥。施肥方法是将肥料放入穴中,填入表土至穴深的一半后,将表土与肥料拌匀,再覆表土填平即可。
适时追肥
采用“因地适时适量施肥”技术,对林分进行施肥培育。在中等立地条件下,追肥时间、肥种及量为:4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1.0公斤/株,9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1.5公斤/株。在高等立地条件下,4~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1.5公斤/株,9~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2.0公斤/株,建筑材林主伐前5年追施湿地松肥2.0公斤/株。
对中立地上的现有林4~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1.5公斤/株,9~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2.0公斤/株 (大径材林14年生时或主伐前5年需再追施湿地松肥2.0公斤/株);对高立地上的现有林追肥,4~7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2.0公斤/株,9~11年生时追施湿地松肥2.5公斤/株,建筑材林主伐前5年追施湿地松肥2.5公斤/株。
一般于3~4月施追肥,施肥方法是沿树冠滴水线(树冠投影线)外侧,在树干上坡方向挖半环行沟,沟深30厘米、宽30厘米,均匀放入肥料后,填入表土至沟深的一半后,将表土与肥料拌匀,再覆表土填平即可。
间伐
间伐的原则是“去弱留强、去劣留优、去密留疏、照顾均匀”,即下层间伐法。在间伐前,应对林木进行每木调查(主要测量胸径和树高),确定优势木、平均木和劣势木的等级。间伐时,砍去病虫害严重、多梢、断梢、严重弯曲木,其次砍去生长量远低于平均木的树木,按要求间伐的强度、时间进行间伐,不能任意加大间伐强度。尽管湿地松丰产林分化不大,但也不宜采用隔行、隔株或梅花形间伐,更不得拔大毛。
病虫害防治
湿地松优良家系其抗病虫害能力强,只要选择好适生且丰产的立地与气候区,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发生。但有时也有病虫害发生,一般是由选地不当或立地太差引发病虫为害。常见的虫害有:松梢螟、松梢小卷叶蛾、马尾松毛虫、松突圆蚧、松材线虫、湿地松粉蚧、松褐天牛等,常见的病害有:松针褐斑病、松梢枯病、松赤枯病、松落针病等。若发生这些病虫害应及时进行相应的防治。
害虫防治方法有:释放天敌昆虫或喷洒80%敌敌畏1000倍液、90%敌百虫1200倍液或2.5%敌杀死6000倍液等杀虫剂1~2次;小面积防治采用传统的点灯灭蛾也是较好的防治方法。
病害防治方法有:用多菌灵、波尔多液和百菌清等药品进行喷洒防治。同时,通过修剪病梢、间伐病株以及使用烟剂进行综合防治。
湿地松既可做木材又可观赏,种湿地松大概分几点:
:买回来的营养袋,要要把塑料膜撕掉,注意别把土搞松散,再挖个坑,把坑淋湿透,再把苗放下去,注意泥巴覆盖根上一厘米左右即可,湿地松苗种直,再把泥巴踩实。如果没有下雨,还要个把星期要淋水,有水是树苗成活的的前提条件。
第二:树苗种了个把星期要去巡山,检查下有没有死苗,病虫害搞死的,如果有,再把苗补上。
第三:种后三年的管理,三年内要除草,施肥,要把树苗周围搞干净,不能让杂草高过树苗,这样才利于树苗见光通风,每年清除藤蔓,别让藤蔓绕树,这样不利于树成长,树苗枝多也要修枝,要适当把侧枝砍了,以便营养充分吸收。
第四:树的病虫害防治,对症下药,也可以在每棵树上扫上石灰水,以防病虫害。